川观新闻记者 江芸涵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通过十项建设任务、五个品牌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四川省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发展的情况如何?此次出台《意见》有什么背景?《意见》又有哪些亮点?记者采访了教育厅、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相关负责人以及教育专家,对《意见》进行解读。
厘清办学定位,适应发展需求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我国本科院校的‘半壁江山’,在四川也是如此。”在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应用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严余松看来,建设发展好应用型本科是四川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任务。
2016年,教育厅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十三五”以来,四川省44所高校立项建设200个应用型示范专业和400门应用型示范课程,42所高校开展应用型转型改革试点,30余所高校组建了四川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
经过几年的探索试点,这些转型高校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应用型高校办学理念和办学路径,学科专业布局更加贴近产业需求。2016年以来,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刀阔斧抓专业结构调整、资源整合和优化升级,新增581个专业,撤销152个专业。同时,大力开展“引企入校”,不断深化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改革,将转型改革落实在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等具体的教学单元。
发展过程也面临不少问题。校企合作责、权、利划分不清,存在“校热企冷”;教学质量持续改进机制有待健全,行业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不足;“双师双能型”教师数量与质量不足;经费投入机制还不健全,人才培养经费的使用效益还需提高。
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出台的《意见》旨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新时代振兴四川高等教育的总体部署,引导高校主动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产业办学,促进高等学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意见》以适应四川省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为着力点,进一步突出项目牵引作用,引导高校进一步厘清办学定位,强化高校、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多元主体协同,在学科专业结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条件建设、文化传承与创新、对外合作办等方面综合施策,打通政、产、学、研、转、创、用一体育人‘堵点’,推动高校和行业企业协同发展、同频共振、融合创新。”
“出台《意见》,既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强应用型高校建设的实际行动,更是四川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的现实需求。”严余松认为,《意见》以实施五项品牌工程为抓手,为全面推动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给出了路径、明确了主要任务,本质上是系统回答了四川省建设什么样的应用型大学,怎样建设发展好应用型大学的问题,也是对四川省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新范式。
凸显问题导向,提出解决办法
严余松表示,《意见》问题针对性强、政策举措实,目标导向明显、改革创新力度大、系统整体性强,切实针对应用型高校在发展中期盼解决的问题,给出了鼓励的方向和解决的答案。
“新出台的《意见》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引导转变’向‘推进建设’纵深发展,呈现‘目标更明、任务更全、举措更实、重点更清、保障更佳’五大特点。”成都医学院相关负责人谈到,《意见》中“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彰显办学特色”两项新增举措以及“五大工程”重点项目对学校而言特别有价值和针对性。《意见》为科学谋划学校未来5至10年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体现了四川省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社会需求的决心。
四川旅游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学校转型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如何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如何科学准确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等诸多问题。“《意见》有具体举措和路径,为我们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和提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重要指导。”
比如在人才培养的关键核心要素应用型课程和教材建设方面,《意见》明确了应用型品牌课程和教材的建设内涵,要求与行业标准和生产流程等对接,也要给予质量高、示范效应强的课程进行进一步立项建设,为学校进一步强化应用型品牌课程、课堂、教材和师资等教学资源建设和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等方面指明了路径。
“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意见》的发布吹响了建设高质量应用型本科的冲锋号。”严余松建议,各高校要将《意见》作为建设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基本遵循,进一步做好谋划,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凝聚,奋勇争先,争创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